李悠心很急,可以想象周边一些边远的小村庄都在陆续遭到毒手。而且这股毒流不加以制止的话,规模将愈演愈烈。而他现在却无法做任何事情。
每临大事有静气,越是事态严重,形势复杂,首先自己不能乱。
现在哪怕李悠再用以前的办法,暴露身份,借助大阵昭告天下。除了加剧恐慌的传播,逼的某些人铤而走险,其实对大势影响极小。
这件事归根结底是浮屠血海宗利用江湖底层对力量的渴望,利用圣门对力量的垄断,掀起的一场革命。本质上和前世那些农民起义,诱之以利,动之以义没有什么区别。而结果更是没有区别,没有成功的农民起义,只有被起义搅起的乱世,和趁势而起的枭雄。
陈胜吴广史书留名,最后不还是项羽和刘邦的舞台。黄巾起义,断送了大汉的生机,但也不过是三国宏大舞台的小小开场罢了。隋末瓦岗山上多少英雄汉,不过为太宗培养出了数员大将罢了。
看史书的时候,可以佩服那些农民起义者,不畏强权,奋起反抗的精神。但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,尤其还是当今体制下的受益人群,都决不能容忍这样的起义发生在当下。
社会的运转依靠的是规则,有明确的,例如圣朝律法,宗门戒律。也有潜规则,不明确的,例如一些约定成俗的江湖规矩。正是这种种的规矩,保证了这个社会顺滑的运行着。而这些起义者,是要破坏规矩的,他们唯一的作用,就是搅乱了一切,破坏了一切,留待英雄辈出,重整河山。
所以李悠在了解了浮屠血海宗要干的事后,就极为重视,哪怕破坏了自己游历的进程,也要花精力,弄功法,立大教,从根子上去破坏浮屠血海宗的计划。无知者无畏,李悠正是有了上辈子阅历,才不敢轻视这件事。
但是这个世界的人族,显然还未经历过这类事情。
就像前世的第一次农民起义,陈胜吴广起兵之初,大秦重视了么?横扫的大秦王朝啊,岂会在意区区几百个农民。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,就从九百人发展到了几十万人,兵逼咸阳。这才引起秦二世的惊恐,急急调集骊山修墓的刑徒和边防军,才迅速灭了这次起义。但是后果是什么?打烂了江山,养肥了枭雄。借势而起的项羽,刘邦等人两年后就亡了秦。
圣朝,圣门安逸久了,他们根本意识不到,或者说不愿意去相信,这帮他们瞧不起的江湖底层,能泛起多大的浪花。
长期形成的固化认知,李悠可不觉得凭他说几句就能扭转过来。你是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,只有悲剧真的发生,有了切肤之痛,那些人才会正视问题。
但李悠又不能真的等到人道沦落,大厦将倾,才出来力挽狂澜。那也许符合一些野心家,枭雄的需要,但绝不符合李悠这个圣朝皇子,儒门嫡传的利益。
给裘泰允留下联系方式,李悠还是坐不住,遁光一起,利用遁法的迅捷,能杀多杀杀多少,能救多少救多少吧。
三天后,李悠一身裹挟着血煞之气,再次回到了云梦城。
倒不是风间那边有消息了,情报的获取很艰难的,尤其是李悠打听的是要命的大事,而且楚王府大世子此次来,本就是为了抓出李悠,调集了不少楚王府养的情报人士聚集在云梦城。他们找李悠困难,但防其他情报机构,倒是专业对口,密不透风。
正常情况,以风间的能力,并不足以接近楚王府大世子这样的层次。他们更擅长搜集各方势力中下层的情报,借以分析大势。李悠也是病急乱投医,也是对情报线的不熟悉。
好在六刃中,还有一脉专业渗透数百年,不管情报,只管塞人。那就是李悠最熟悉的隐剑。
这隐剑行事作风和一般情报机构截然不同,它的建立从最开始,就是孟师为了追查弟子之死,用来往各种隐秘势力中掺沙子而建立的。对那些放出去的棋子,既不要求他们传递情报,也不要求他们做什么多余的事。就是一门心思好好做事,争取混入势力核心。
除非发现这个势力和当年孟师弟子死亡有关,否则的话绝不激活。
不过现在九天浮出了水面,孟师已经找到了明确的目标。现在的隐剑,也在考虑转型了。
而这次裘泰允意识到任务艰难,又不敢违抗拿出了弟子牌的李悠,只能上报了。消息传回风间总部,裘泰允不知道李悠是谁,但是风间的风头,那也是孟师的弟子,自然知道这个师父新收的关门小师弟。既然李悠这么郑重提出要求,他这师兄怎么也应该帮一把。但是确实困难,就找上了隐剑的剑首。